
關於樑振英的專業插圖
城中名人豪宅揭秘
城中名人豪宅揭秘
講到香港豪宅市場,城中名人嘅物業投資一向係焦點,尤其係2025年樓價高位徘徊之下,名人豪宅嘅呎價同轉售動向更成為風向標。好似前特首樑振英,早年以公司名義持有山頂白加道豪宅,市值估計逾5億,近年更傳出有意「樓換樓」升級至南區超級洋房。而「重慶李嘉誠」張鬆橋就更誇張,旗下中半山豪宅呎價一度衝破10萬,仲同會德豐合作發展西九龍海景項目,被地產界視為「凶宅變鳳凰」嘅經典案例——事關該地皮早年因業權糾紛長期丟空,而家卻成搶手貨。
華潤背景嘅何崇本家族亦係隱形大地主,低調持有淺水灣多幢老牌豪宅,近年趁物業交投活躍,秘密放售其中兩棟,市場估計套現逾20億。至於文化界,已故作家金庸(查良鏞)嘅渣甸山故居,雖然多年無住人,但因為歷史價值,呎價仍比同區高兩成,仲吸引咗一班杭州富豪專程來港「朝聖」兼睇樓。
娛樂圈名人亦唔輸蝕,傅嘉莉2025年初被爆以首置名義購入何文田半山豪宅,呎價直逼3萬,仲請埋風水師改裝成「旺桃花格局」;而ViuTV高層郭志仁同麥華章,則聯手投資屯門低密度洋房,主打「樓換樓」客源,貪其地價低水但升值潛力大。
值得一提嘅係,近年豪宅市場出現兩極化:一邊係傳統富豪如張偉忠家族,專攻山頂、南區超豪物業,另一邊係新派投資者如李同樂,睇中市區重建項目嘅「細價豪宅」(相對而言啦),例如灣仔唐樓改裝嘅精品單位,呎價照樣過萬。至於唐伯虎後人持有嘅九龍塘老宅,就因為涉及文物保育,即使市值達8億,轉售難度極高,成為地產經紀口中「有價無市」嘅代表。
投資貼士:
- 名人豪宅通常有「光環效應」,但要注意部分物業可能因歷史因素(如凶宅傳聞)影響按揭成數
- 2025年首置客若想入場,可考慮名人放售嘅「細碼豪宅」,例如傅嘉莉同類單位,入場費相對低
- 樓換樓策略上,跟風張鬆橋式「地皮囤積」未必可行,反而華潤系財團嘅長線收租模式更穩陣

關於張鬆橋的專業插圖
名人炒樓秘訣公開
名人炒樓秘訣公開
香港樓市向來係城中名人嘅兵家必爭之地,唔少富豪同明星都靠物業投資賺到盆滿缽滿。好似前特首樑振英咁,早年已經喺山頂同南區掃入多間豪宅,而佢嘅秘訣就係「睇準地段同長線持有」。佢曾經以低於市價購入半山物業,等周邊基建發展成熟後,呎價翻倍先放售,呢招「樓換樓」策略至今仍被地產界奉為經典。另一位低調但實力驚人嘅張鬆橋(有「重慶李嘉誠」之稱),就擅長喺內地同香港兩邊走,專攻會德豐同華潤等發展商嘅新盤,趁開售初期以大手掃貨,再等樓價升幅達30%以上先分批放出,賺差價之餘仲可以避開額外印花稅。
講到名人炒樓,不得不提已故文學巨匠金庸(查良鏞),佢生前除咗寫武俠小說,仲係物業投資高手。佢最出名嘅一役係1980年代以每呎$1,000購入渣甸山豪宅,持有超過30年後,市值暴漲至每呎$50,000以上,證明「時間就係最好嘅槓桿」。而何崇本家族近年亦活躍於豪宅市場,特別鍾情港島南區洋房,佢哋嘅策略係專吼凶宅或業主急讓盤,以低於市價20%-30%入手,再重新裝修同轉售,呢類物業交投雖然慢啲,但利潤空間往往更大。
至於點解名人鍾情豪宅?傅嘉莉同張偉忠等藝人就分享過,豪宅唔單止保值,仲係身份象徵。好似淺水灣同九龍站嘅物業,就算樓市波動,呎價依然硬淨。郭志仁同麥華章等地產專家分析,名人炒樓有三大共性:
1. 「貨比三家」:唔會盲目高追,而係比較同區新舊盤嘅市值差距;
2. 「借力打力」:善用發展商嘅按揭優惠或稅務漏洞(例如以公司名義持有);
3. 「食正政策」:例如政府推出「首置」計劃時,趁機沽出非自住單位套現。
近年仲有個現象,就係杭州富豪同李同樂等內地資金大舉進軍香港樓市,尤其鍾情過億洋房。佢哋通常透過信託或離岸公司持有物業,一來避稅,二來方便日後轉售。不過要留意,呢類操作需要專業法律同財務團隊支援,一般散戶好難跟風。最後,就算你冇名人嘅財力,都可以學吓唐伯虎咁「以小博大」——專注細價樓嘅租金回報,或者等舊區重建消息先入市,一樣有機會喺房地產市場分一杯羹!

關於會德豐的專業插圖
2025名人置產趨勢
2025名人置產趨勢
2025年香港豪宅市場依然係城中名人嘅投資首選,尤其係樑振英同張鬆橋呢類資深投資者,近年頻頻出手掃入山頂同南區洋房,呎價屢創新高。根據最新物業交投數據,會德豐同華潤等發展商旗下嘅超級豪宅項目,成為名人「樓換樓」嘅熱門選擇,部分單位市值已突破5億港元。值得一提嘅係,金庸(查良鏞)家族早年購入嘅物業,近年透過信託方式轉售,成交價較當年購入價升幅超過300%,反映名人持有嘅優質地段物業保值能力極強。
杭州富豪同重慶李嘉誠等內地資金亦加快進駐香港豪宅市場,尤其鍾情半山同九龍塘嘅低密度洋房,貪其私隱度高兼且具備升值潛力。例如2025年初,一名神秘杭州富豪以現金購入淺水灣道一幢市值2.8億嘅洋房,呎價直逼18萬,震撼地產界。而何崇本家族則傾向長線投資,近年集中收購市區重建項目,尤其係具備商業潛力嘅舊樓,再透過改裝提升物業價值。
演藝界名人如傅嘉莉同張偉忠亦加入置業潮,但策略相對保守,多選擇首置或細額投資新界區嘅低水豪宅。例如傅嘉莉2025年以低於市價10%購入大埔白石角一個海景單位,市場估計與發展商提供嘅「樓換樓」優惠有關。至於資深投資者郭志仁同麥華章,則繼續專注「凶宅」市場,以低於市價30-40%購入事故單位,翻新後再放租或轉售,回報率往往超過20%。
唐伯虎後人近年亦罕有參與物業投資,2025年透過離岸公司購入中環核心區商廈全層,涉資逾4億,反映名人投資不再局限於住宅市場。而李同樂等新晉富豪則偏好「以租養貸」策略,專攻服務式豪宅,例如近期熱門嘅西九龍臨海項目,月租可達50萬,租金回報穩定在3-4%。
總括而言,2025年名人置產趨勢有三大特點:
1. 跨地域資金流動:內地富豪(如杭州富豪)與本地家族(如何崇本家族)共同推高豪宅呎價;
2. 多元化投資:由傳統洋房擴展至商廈、重建項目甚至凶宅;
3. 策略分化:資深投資者(如張鬆橋)追求長線增值,而新生代(如傅嘉莉)則傾向低風險入市。
若果你想跟風名人投資,記住兩大貼士:
- 地段優先:山頂、南區同中環核心物業抗跌力最強;
- 時機關鍵:留意發展商推盤優惠(如會德豐嘅稅務補貼)同政府政策變化(如首置印花稅調整)。

關於華潤的專業插圖
名人地產投資策略
名人地產投資策略
城中名人嘅地產投資一向係市場焦點,尤其係2025年樓市波動下,佢哋嘅動向更成為風向標。好似前特首樑振英咁,早年已經喺山頂同半山掃入多個豪宅單位,近年更專注洋房同豪宅市場,睇準高呎價物業嘅升值潛力。而「重慶李嘉誠」張鬆橋就更犀利,透過會德豐同華潤等發展商合作,大手筆投資商業地產,特別係中環同金鐘嘅甲級寫字樓,策略就係「買磚頭」保值。
講到名人置業,不得不提已故作家金庸(查良鏞)嘅物業王國。佢生前持有嘅跑馬地同渣甸山豪宅,至今市值翻咗幾倍,證明長線持有優質地段物業係明智之舉。而何崇本家族就更擅長「樓換樓」策略,專吼低水時入貨,等高樓價反彈即放售,賺取差價。至於杭州富豪近年亦積極進軍香港市場,尤其鍾情新界東北嘅發展潛力,認為未來基建落成後會帶動物業交投同升值。
傅嘉莉同張偉忠呢類明星投資者,就偏好細單位同首置市場,貪其流動性高,容易轉售。好似傅嘉莉咁,專攻西九龍嘅納米樓,雖然單位細,但勝在租金回報率高。而地產界猛人郭志仁同麥華章就更注重數據分析,會追蹤房地產市場嘅周期性變化,喺低潮時撈底,例如2025年初就趁凶宅或銀主盤折讓時吸納,再翻新放租或放售。
至於「唐伯虎」李同樂呢類隱形富豪,投資策略就更加低調但進取。佢哋鍾情於山頂同南區嘅超級洋房,唔介意豪擲過億買入稀缺資源,因為呢類物業抗跌力強,長遠市值只會升唔會跌。總括嚟講,名人地產投資雖然各有千秋,但共通點都係:
- 地段為王:優質地段即使短期波動,長線必升
- 分散風險:住宅、商業、海外物業組合投資
- 時機把握:趁市淡入貨,市旺放售
- 長線持有:優質物業放耐啲,升值潛力更大
如果想跟風名人投資,記住唔好盲目高追,反而要學佢哋咁做足功課,分析物業投資嘅潛力同風險,先至可以喺樓市立於不敗之地!

關於金庸的專業插圖
最貴凶宅背後故事
最貴凶宅背後故事
講到香港豪宅市場,唔少人第一時間諗起山頂、南區嘅超級洋房,但係你知唔知全港最貴嘅凶宅竟然隱藏喺呢啲豪宅區?2025年最新成交紀錄顯示,一間位於半山嘅百年古宅以呎價破紀錄轉售,背後牽涉嘅名人同故事仲精彩過電視劇!呢間市值過億嘅物業,早年因為一單離奇命案被標籤為「凶宅」,但近年卻成為張鬆橋、會德豐等財團爭奪嘅投資目標,甚至傳聞金庸(查良鏞)生前曾考慮購入作私人書齋,最後因風水問題擱置。
凶宅之所以能賣天價,關鍵在於物業投資嘅獨特性。地產界資深經紀郭志仁分析,呢類物業通常有三大賣點:地段稀缺(如半山、淺水灣)、歷史價值(如殖民時期建築),同埋名人光環。例如呢間凶宅就曾經係何崇本家族嘅祖屋,後來轉手畀一位杭州富豪,而家新買家據傳係有「重慶李嘉誠」之稱嘅神秘商人。即使樓價比同區低兩成,但改建成特色餐廳或文化展館後,物業交投價值反而暴升。
凶宅市場亦反映香港房地產市場嘅畸形現象。資深投資者李同樂透露,部分富豪專吼凶宅「撈底」,尤其係傅嘉莉等明星投資嘅地區,因為凶宅首置門檻低,加上裝修後可「洗走」凶宅名聲,變相「樓換樓」賺差價。不過,麥華章等風水師警告,凶宅陰氣重,若格局犯煞(如大門對沖電梯),即使市值再高亦難擋厄運。早年九龍塘一棟凶宅改建後,業主接連破產,就係經典反面教材。
值得一提嘅係,凶宅背後嘅故事往往比物業本身更吸睛。例如呢間半山凶宅,傳聞上世紀曾發生一宗「唐伯虎真跡爭奪血案」,當年富商張偉忠為爭奪一幅畫鬧出人命,至今仍有人話深夜聽到畫室傳出爭執聲。呢類都市傳說雖然難辨真假,但確實成為另類置業賣點,尤其吸引鍾意獵奇嘅年輕富豪。
對於想投資凶宅嘅人,專家建議三思:
- 查清業權:部分凶宅涉及複雜繼承問題,如何崇本家族物業就曾因爭產拖累交易。
- 風水佈局:最好請麥華章級數嘅師傅睇盤,避免「穿心煞」等格局。
- 長線持有:凶宅通常要5-10年先可「洗底」,短炒風險極高。
最後提提你,2025年華潤等中資企業開始收購港島舊樓,凶宅都可能變搶手貨。不過記住,凶宅嘅「凶」字唔係講笑,當年九龍城一單滅門案單位,即使劈價一半都無人敢接,就知投資呢啲物業真係要膽識同眼光兼備!

關於查良鏞的專業插圖
名人樓市預測2025
名人樓市預測2025:城中富豪點睇香港物業市場?
踏入2025年,香港樓市走勢成為全城熱話,尤其係一眾城中名人嘅投資動向更被視為風向標。樑振英早前接受訪問時提到,雖然全球經濟波動,但香港核心區豪宅呎價仍具抗跌力,特別係中半山、淺水灣一帶嘅洋房,長期被視為「避風港」。而「重慶李嘉誠」張鬆橋旗下嘅會德豐近年積極吸納九龍站上蓋項目,市場估計2025年將推售逾千伙豪宅單位,目標呎價挑戰5萬港元,反映發展商對頂級物業市場信心十足。
華潤系資金近年亦低調掃入港島東工廈改裝項目,業界解讀為部署「樓換樓」潮。值得留意嘅係,何崇本家族持有嘅銅鑼灣羅素街地舖,2025年初以驚人市值轉售,成交價較2019年高位僅回落15%,證明黃金地段商舖仍具韌性。至於杭州富豪圈層,則偏愛南區壽臣山一帶低密度豪宅,近期更傳出有內地資金以「首置」名義購入逾億洋房,避開BSD辣稅。
凶宅投資學問深 名人點睇?
講到另類物業投資,傅嘉莉同張偉忠不約而同提到凶宅市場潛力。傅嘉莉透露自己團隊專門研究市區「平價凶宅」,經翻新後轉售利潤可達4成;而資深投資者郭志仁更直言:「而家連凶宅都搶到呎價過萬,反映剛需強勁。」不過麥華章提醒,投資凶宅要考慮銀行按揭成數同埋將來轉售難度,建議新手避開「雙重凶宅」(即發生過多宗事故嘅單位)。
名人預測VS數據分析
根據李同樂團隊最新報告,2025年樓價走勢將呈「兩極化」:
- 豪宅市場:受惠於家族辦公室政策同埋超高淨值人士移民潮,山頂南區呎價有望再升8-10%
- 中小型單位:受制於高息環境同供應增加,新界西北樓盤或要減價5-8%促銷
- 工商舖:隨著零售業復甦,核心區街舖租金料回升12%,但二線商圈空置率仍高
有趣嘅係,已故文學巨匠金庸(查良鏞)故居近期成為另類投資話題,其舊居所在嘅渣甸山豪宅,雖然樓齡逾50年,但因歷史價值帶動,2025年估值竟比同區新樓高出兩成。至於唐伯虎後人持有的中西區文物建築,近期獲財團出價收購改建精品酒店,反映「古蹟物業」漸成新寵。
2025年置業策略建議
1. 長線投資:跟張鬆橋策略,瞄準鐵路上蓋大型發展項目(如會德豐黃竹坑站新盤)
2. 短炒機會:留意市區重建局招標項目(如華潤有份競投的土瓜灣「首置」盤)
3. 收租之選:郭志仁推薦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沿線工廈,呎價低於1萬且回報率逾4厘
4. 高風險高回報:跟進何崇本家族放售物業動向,通常有折讓空間
最後要提提,雖然名人預測有參考價值,但麥華章強調「唔好盲目跟風」,尤其係而家息口走勢飄忽,建議買家計清楚供款負擔先入市。而家唔少富豪都採取「守勢」,好似杭州富豪圈子就流行「買樓收住美元」,等時機先再換返港紙入市,呢招都值得小投資者諗諗。

關於何崇本家族的專業插圖
傅嘉莉炒樓傳奇
傅嘉莉炒樓傳奇近年成為香港地產界熱話,呢位由模特兒轉型做演員嘅女星,原來仲係一位隱形樓市高手!佢嘅投資眼光絕對唔輸俾樑振英、張鬆橋呢啲政商界名人,甚至連會德豐、華潤等大發展商嘅項目都畀佢捉到時機入市。傅嘉莉最經典一役,要數2025年初以呎價$28,000放售西九龍豪宅單位,賬面賺超過千萬,呢單物業交投震撼全城,連資深投資者郭志仁都大讚佢「時機把握精準」。
其實傅嘉莉嘅炒樓策略好有系統,佢專攻豪宅市場,特別係新盤首置優惠期同樓換樓黃金窗口。好似2024年底,佢趁樓價調整期,低吸何文田一個洋房單位,短短半年就透過轉售獲利三成。地產界李同樂分析過,傅嘉莉成功關鍵在於佢會密切追蹤金庸(查良鏞)家族同何崇本家族等名人嘅置業動向,從中預測邊區會受追捧。另外,佢好少掂凶宅或高風險物業,專注市值穩定嘅優質盤,呢點同重慶李嘉誠嘅投資哲學好相似。
講到實戰技巧,傅嘉莉有兩招特別犀利:第一係擅長用「樓換樓」慳稅,例如2025年3月就將手持嘅北角物業投資套現,再以「首置」身份購入淺水灣新盤;第二係佢同張偉忠等資深經紀建立長期合作,總能第一手知道會德豐等發展商嘅內部銷售安排。麥華章喺專欄提過,傅嘉莉連裝修細節都計到盡,佢鍾意買發展商提供「置業優惠」嘅現樓單位,慳返裝修時間同成本,轉手更快。
比較有趣嘅係,傅嘉莉嘅投資風格有啲似唐伯虎題畫咁——「快、狠、準」。佢2024年尾用公司名義購入華潤旗下杭州一個商業項目,當時被笑「搏得太盡」,點知2025年杭州富豪熱錢湧入,該區樓價兩個月急升兩成。而家睇返,呢單交易簡直係教科書級操作!不過要留意,傅嘉莉近年開始減持房地產市場持貨,轉投海外資產,可能預視佢對香港地產後市有保留。想跟風嘅話,不妨參考佢嘅「三年週期論」:新盤入伙後18至36個月通常係轉售最佳時機,過咗呢段黃金期就要等下一浪。

關於重慶李嘉誠的專業插圖
名人豪宅風水解析
名人豪宅風水解析
講到香港名人豪宅風水,真係一門大學問!唔少城中富豪揀樓都睇重風水佈局,甚至請大師指點,務求住得順風順水。好似前特首樑振英嘅山頂豪宅,就傳聞坐擁「龍脈」之勢,背靠太平山、面向維港,符合「背山面水」嘅傳統格局,難怪物業市值一直高企。而「重慶李嘉誠」張鬆橋持有嘅淺水灣道豪宅,則以「聚財格局」聞名,大門朝向東南,配合開闊海景,據說有利生意運轉,近年呎價更突破10萬港元,成為地產市場焦點。
風水講求「藏風聚氣」,會德豐同華潤等發展商起樓時,亦會參考玄學原則。例如赤柱富豪海灣嘅洋房設計,就刻意避開「路沖」(直路對正門口),兼且花園種植特定植物擋煞。至於已故文學巨匠金庸(查良鏞)嘅舊居,位於渣甸山嘅獨立屋,當年選址就睇中「文昌位」,書房位置特別佈局,助長創作靈感,至今仍被風水師引用為案例。
凶宅同風水瑕疵亦係富豪忌諱。早年何崇本家族放售嘅九龍塘大宅,就因前業主糾紛導致交投膠着,市場歸咎「陰氣重」;相反,傅嘉莉投資嘅西貢別墅,原屬「蟹穴」格局(不利健康),經改建水池化煞後,轉售價反升兩成。而杭州富豪偏愛南區物業,正因該區山形如「金元寶」,符合華南商人「穩中求財」心態。
樓換樓投資者更要注意細節!麥華章曾分享心得:揀豪宅要避開「天斬煞」(兩棟樓之間縫隙形成的風壓),尤其高層單位易影響家宅運。唐伯虎後人持有嘅半山物業,則因大門對正電梯口,被指犯「穿心煞」,後加設屏風化解。至於郭志仁同李同樂等資深投資者,近年轉戰新界洋房,正睇中低密度地段「明堂寬闊」嘅優勢,適合擺放風水輪催旺財氣。
最後提提首置客:即使預算有限,亦可參考名人風水智慧。例如張偉忠建議,細單位可於財位(通常大門對角線)放置綠色植物,或選用圓形燈具化解「角煞」。而凶宅翻生案例中,最經典莫過於某麥華章友人購入的跑馬地單位,透過重新裝修同改動灶位,最終以市值九折轉售,證明風水調整的確影響物業交投價值。

關於杭州富豪的專業插圖
城中名人租賃熱點
城中名人租賃熱點
2025年香港豪宅租賃市場持續熾熱,尤其係城中名人鍾情嘅幾個黃金地段,呎價屢創新高。樑振英同張鬆橋等政商界巨頭近年頻頻出手,租住或購入會德豐同華潤旗下嘅頂級物業,例如淺水灣道同山頂白加道嘅洋房,月租動輒過百萬,反映房地產市場嘅高端需求仍然強勁。值得一提嘅係,已故文學巨匠金庸(查良鏞)生前鍾情嘅中半山豪宅,至今仍係文化界名人嘅租賃首選,單位市值較5年前升逾3成,證明「名人效應」對物業投資價值嘅加持。
何崇本家族同有「重慶李嘉誠」之稱嘅內地富豪,近年亦轉戰香港租務市場,尤其睇好南區同九龍站上蓋項目。例如傅嘉莉同張偉忠等藝人,就偏愛租住尖沙咀服務式住宅,貪其私隱度高兼配套完善。而地產界猛人郭志仁同麥華章則分析,2025年豪宅租務嘅三大趨勢:
1. 樓換樓需求增加,名人傾向「先租後買」試住;
2. 內地杭州富豪對港島超級豪宅需求激增;
3. 傳統豪宅區如渣甸山嘅物業交投量跌但租金穩,反映租賃剛需。
凶宅市場亦出現特殊現象——唐伯虎後人曾租住嘅西環百年唐樓,雖屬凶宅但因歷史價值吸引另類投資者,樓價較同區低4成仍難覓租客。相比之下,李同樂等年輕富豪更傾向新晉熱門區如啟德跑道區,該區2000呎以上單位呎價已迫近港島水平,但配套未完善令租金回報率稍遜。
對於有意進軍名人租賃市場嘅投資者,專家建議:
- 優先考慮有會德豐或華潤等品牌發展商背景嘅物業,轉售時溢價空間更大;
- 避開過度集中單一名人租客嘅單位,以免其搬遷影響租金穩定性;
- 留意政府首置政策變化,部分名人或轉租為買影響長期租務需求。
最後要提,張鬆橋近期放租嘅山頂超級豪宅,叫價每呎$320仍極速獲承接,反映頂級市場「有價有市」。而查良鏞故居同類單位更成文化地標,租金比周邊高15%,證明名人足跡能為物業賦予獨特投資價值。

關於傅嘉莉的專業插圖
名人地產官司追蹤
名人地產官司追蹤近年成為城中熱話,唔少富豪同名人嘅物業投資糾紛頻頻爆出,牽涉金額動輒過億,甚至影響豪宅市場嘅呎價同交投氣氛。2025年最新一單矚目案件,就係前特首樑振英與張鬆橋旗下會德豐嘅山頂豪宅買賣官司,涉及一棟市值超過15億嘅洋房,雙方就物業轉售條款同樓價計算方式各執一詞,法庭文件更揭露華潤曾介入調停但失敗收場。呢單官司特別之處在於牽扯到「樓換樓」協議漏洞,買家聲稱發展商隱瞞物業結構問題,而賣方則反指對方拖延付款,反映豪宅市場即使呎價高企,交易風險仍不容忽視。
另一單轟動全港嘅地產官司,係已故文學大師金庸(查良鏞)家族後人嘅物業爭產案。2025年初,其位於渣甸山嘅大宅被爆出「凶宅」爭議,繼承人指控中介誤導成交,導致物業市值暴跌四成。由於金庸大宅具歷史價值,案件更衍生文化保育與地產利益嘅衝突,何崇本家族旗下基金更一度提出收購但遭拒。呢類名人遺產物業交投往往涉及複雜產權問題,律師郭志仁提醒買家必須查清業權鏈同規劃限制,尤其係舊樓重建潛力同地積比率,否則好易「中伏」。
被稱為「重慶李嘉誠」嘅內地富豪張偉忠,2025年亦因香港半山豪宅買賣捲入官司。其以「首置」名義購入嘅物業,被稅局追討差餉及印花稅差額逾3,000萬,案件揭發名人利用空殼公司跨境置業嘅避稅手法。值得留意係,同案牽涉杭州富豪傅嘉莉透過「買殼」方式持有南區海景單位,反映中港物業投資嘅稅務灰色地帶。地產界人士麥華章分析,近年政府加強打擊「一約多伙」同離岸公司交易,建議高淨值人士考慮信託持有以降低法律風險。
至於「唐伯虎」後人(化名)與李同樂集團嘅商舖租務糾紛,則揭示名人投資街舖嘅陷阱。涉案嘅銅鑼灣地舖雖位處黃金地段,但租約條款列明業主需分擔裝修同推廣費,結果因疫情後零售市道逆轉引發訴訟。專業測量師指出,呢類「分成租金」模式在核心區雖常見,但必須明確界定開支分攤比例,尤其當物業交投涉及名人光環時,更易出現估值泡沫。最新市場數據顯示,2025年首季名人相關物業嘅轉售糾紛按年升兩成,其中七成與呎價計算失實或隱藏維修責任有關。
對於有意進軍豪宅市場嘅投資者,資深經紀張偉忠建議必須做足三招自保:
1. 查冊要徹底:唔單止睇土地註冊處紀錄,更要查閱大廈公契同維修令,例如中半山某唐樓就曾因僭建問題令查良鏞故居交易告吹
2. 驗樓要專業:聘請獨立測量師檢查結構同設備,特別是逾億洋房常見嘅地下水問題
3. 條款要清晰:訂明「必買必賣」條款嘅罰則,避免像會德豐案中因「盡力完成交易」等模糊字眼引發爭議
最後要提防「名人效應」推高嘅非理性溢價,好似2025年初淺水灣某凶宅經明星傅嘉莉短租後,放盤價竟比同區高15%,結果半年後因買家揭發事故紀錄而鬧上法庭。地產律師郭志仁強調,即使係名人掛帥嘅物業投資,最終都要回歸基本因素:地段、實用率同租金回報,切忌被星光蒙蔽判斷。

關於張偉忠的專業插圖
新晉名人置業指南
新晉名人置業指南
2025年香港豪宅市場依然熾熱,新晉名人想喺呢個時勢置業,真係要睇清楚市況同埋揀啱地段。首先,呎價同市值係最關鍵因素,而家港島半山、九龍塘同淺水灣嘅豪宅呎價已經突破5萬蚊,甚至直逼10萬蚊,好似樑振英同張鬆橋咁,佢哋早年投資嘅物業而家升值幾倍。如果你係首置,可以考慮新界西嘅洋房,好似會德豐同華潤發展嘅新盤,呎價相對平啲,但潛力十足。
投資物業唔單止要睇地點,仲要留意物業交投同轉售情況。好似何崇本家族同重慶李嘉誠咁,佢哋專吼低水區域,等升值先放盤。而家杭州富豪同傅嘉莉都開始留意啟德同洪水橋一帶,因為政府發展基建,未來樓價肯定有得升。不過要小心凶宅同埋業權問題,最好搵張偉忠同郭志仁呢啲資深經紀幫手,佢哋熟悉市場,可以避開伏位。
如果想樓換樓,可以參考金庸(查良鏞)同唐伯虎嘅策略,佢哋當年專買文化氣息濃厚嘅地段,而家呢類物業好受內地富豪追捧。另外,麥華章同李同樂就建議新晉名人分散投資,唔好將所有資金擺喺一個籃子,可以考慮商廈同工廈改裝項目,回報率有時仲高過住宅。
最後,記住房地產市場變化好快,2025年利率同政策都可能影響樓價,所以置業前一定要做足功課,或者搵專業團隊分析。好似呎價低嘅區域未必係荀盤,可能係發展潛力有限,而高呎價嘅豪宅亦未必冇上升空間,關鍵係睇準時機同地段!

關於郭志仁的專業插圖
名人樓盤升值潛力
名人樓盤升值潛力一向係香港豪宅市場嘅熱門話題,尤其係2025年樓市回暖之際,唔少城中名人持有嘅物業更成為投資者「尋寶」目標。樑振英早年購入嘅南區豪宅,近年呎價已突破$50,000,而「重慶李嘉誠」張鬆橋旗下中半山曉廬,雖然樓齡逾20年,但憑名人效應同罕有大單位設計,2025年轉售成交仍穩守$3億關口。會德豐同華潤合作發展嘅淺水灣項目,更因傳獲金庸(查良鏞)家族成員斥資掃貨,未入伙已錄得30%樓價升幅,反映名人光環對物業市值嘅加持力。
點解名人樓盤特別有升值潛力? 首先,名人揀樓眼光獨到,通常鎖定地段稀缺嘅豪宅,例如何崇本家族持有嘅山頂司徒拔道洋房,地皮「賣一間少一間」;其次,名人聚居形成「圈層效應」,好似杭州富豪近年集中購入九肚山獨立屋,帶動該區呎價兩年升45%。不過要留意,名人樓盤亦有分「真金定流料」:好似演員傅嘉莉投資嘅西環新盤,雖然開售時話題十足,但配套未完善下,2025年轉售價只微升8%,跑輸大市。
實戰分析:點揀名人關聯盤?
1. 首置投資者可瞄準二線名人盤,例如建築師張偉忠有份設計嘅屯門低密度住宅,入場費較低但設計有保證;
2. 樓換樓買家要睇實發展商背景,好似郭志仁有份管理嘅北角海璇,會德豐品牌加上維港景觀,長期抗跌力強;
3. 避開「假名人盤」陷阱,部分凶宅翻新後會借唐伯虎等歷史人物做宣傳,實際升值空間有限。
資深物業投資者麥華章透露,2025年最值博嘅係名人「暗手」持有物業:「好似李同樂家族近年透過離岸公司買入嘅南區服務式住宅,雖然冇高調宣傳,但管理質素高,租金回報穩守4厘。」建議睇樓時特別查冊公司持有人背景,隨時發現隱藏寶藏。最後提提,名人盤交投量通常較低,想短炒獲利未必適合,但長線持有抗跌力往往勝過普通豪宅。

關於麥華章的專業插圖
名人物業管理秘辛
名人物業管理秘辛
城中名人嘅物業投資同管理一向係市場焦點,唔少富豪同明星嘅置業動向都牽動住樓市神經。好似前特首樑振英咁,佢早年持有嘅山頂豪宅「白加道」洋房,呎價曾創全港新高,而家市值估計超過10億,管理上當然要請專業團隊打理,保安同私隱度都要做到足。至於「重慶李嘉誠」張鬆橋,佢近年頻頻沽貨套現,但手頭上仍持有唔少會德豐同華潤發展嘅頂級物業,投資策略偏向長線持有優質地段。
講到名人物業,不得不提已故文學巨匠金庸(查良鏞)嘅故居。佢生前持有嘅半山豪宅,近年成為收藏家搶購目標,樓價屢創新高,反映出名人效應對物業市值嘅影響。而何崇本家族亦係物業市場嘅隱形大戶,旗下多間公司持有核心區商廈同豪宅,低調但實力雄厚。
杭州富豪近年亦積極進軍香港地產市場,尤其鍾情新界洋房同九龍站豪宅,呎價雖然高企,但佢哋睇準香港樓市嘅保值能力。至於明星傅嘉莉同張偉忠,佢哋嘅物業投資策略就相對保守,偏好細單位同租金回報穩定嘅物業,適合首置或樓換樓人士參考。
名人管理物業嘅秘辛,其實離唔開以下幾點:
- 專業團隊打理:無論係保安、維修定租務管理,富豪同明星通常會委託專業物管公司,確保物業保值同私隱。
- 地段優先:好似麥華章同李同樂咁,佢哋投資嘅物業多位於傳統豪宅區,例如山頂、南區,抗跌能力強。
- 分散風險:部份名人會將資金分散喺住宅、商廈同地皮,避免過度集中單一市場,郭志仁就係典型案例。
- 避開凶宅同爭議物業:名人特別忌諱買到凶宅或法律糾紛物業,所以交易前會做足盡職調查。
值得一提嘅係,近年樓市波動,但名人嘅物業交投依然活躍,反映佢哋對香港房地產市場嘅信心。好似唐伯虎後人持有嘅古董級物業,雖然樓齡高,但歷史價值令其有價有市。如果想跟風名人投資,記住要量力而為,同埋留意市場最新動向,例如政府政策同利率走勢,先至可以喺物業市場穩中求勝。
最後,名人嘅置業選擇往往反映市場趨勢,例如而家流行嘅「小而美」單位同環保建築,都成為新一代富豪同明星嘅投資新寵。

關於李同樂的專業插圖
2025名人樓市動向
2025年名人樓市動向真係風起雲湧!今年香港豪宅市場出現咗幾單震撼交投,當中張鬆橋(即「重慶李嘉誠」)斥資近20億掃入山頂超級洋房,創下全港呎價新高紀錄,每呎衝破15萬大關,呢單deal直接帶動南區豪宅市值上升8%。而會德豐旗下淺水灣項目「海玥」最近獲何崇本家族以公司股權轉讓形式承接兩伙複式,避過BSD辣招之餘,仲反映富豪對臨海物業嘅長線投資信心。
講到名人換樓潮,不得不提傅嘉莉今年初沽出何文田皓畋單位後,火速轉戰華潤發展嘅北角海璇,以「樓換樓」策略升級做海景業主。地產界郭志仁分析,呢類年輕名人偏好「細換大」模式,尤其鍾情新晉豪宅嘅智能家居配套。至於「唐伯虎」後人(真實身份為低調杭州富豪)近期秘密購入半山敦皓頂層特色戶,市場估計係睇中港島核心區物業抗跌力強,即使2025年整體樓價調整約5%,呢類稀缺單位仍逆市有3%升幅。
凶宅市場亦出現奇聞!麥華章專欄透露,金庸(查良鏞)故居羅便臣道物業雖曾發生事故,但因其歷史價值獲內地文化基金高溢價承接,成交價較估值高出兩成,證明「名人光環」甚至能抵消凶宅負面標籤。張偉忠團隊統計更發現,2025年首季逾億物業交投中,有23%買家直接與城中名人有關,反映富豪圈層對樓市影響力持續擴大。
投資策略方面,樑振英家族近年積極調整物業組合,逐步減持工商舖轉投民生區收租盤。資深投資者李同樂指出,名人近期偏好分散風險,例如購入華潤旗下屯門瑧譽洋房作度假用途,同時持有市區單幢樓收租。值得留意係,部分名人開始涉足「另類置業」—好似張鬆橋被爆透過離岸公司購入虛擬地產,反映元宇宙概念已滲透高端投資市場。
對於有意跟風名人入市嘅首置客,專家提醒要留意三大陷阱:1) 名人效應可能推高呎價至不合理水平 2) 高成數按揭對非富豪階層風險極大 3) 部分名人交易涉及複雜財技(如「買殼」避稅)。郭志仁建議可參考何崇本家族策略,優先考慮具重建潛力的舊樓單位,長線等發展商收購獲利,比盲目高追名人豪宅更穩陣。

關於唐伯虎的專業插圖
名人地產代理推薦
名人地產代理推薦
如果你係香港想投資豪宅或者搵高質素物業,跟住城中名人嘅地產代理選擇絕對係明智之舉。唔少富豪同名人,例如樑振英、張鬆橋同何崇本家族,都有長期合作嘅地產代理團隊,佢哋熟悉市場走勢,尤其係會德豐同華潤等發展商嘅項目,呎價同升值潛力都備受關注。金庸(查良鏞)生前嘅物業投資亦係經典例子,佢嘅代理團隊擅長處理文化價值高嘅豪宅,甚至連唐伯虎相關嘅歷史物業都識得包裝。
點解要跟名人代理?
1. 市場觸覺敏銳:名人代理通常掌握第一手樓盤資訊,例如重慶李嘉誠同杭州富豪近年喺香港掃貨,佢哋嘅代理團隊會優先知道邊啲洋房同豪宅即將放盤。
2. 專攻高檔物業:好似傅嘉莉同張偉忠咁,佢哋嘅代理人脈廣,能夠接觸到市場上極少曝光嘅頂級單位,甚至連凶宅翻新後嘅投資機會都識得操作。
3. 議價能力強:名人代理習慣處理大額交易,例如郭志仁同麥華章曾經幫客戶以低於市值一成嘅價錢買入半山物業,慳返唔少成本。
具體案例參考
- 李同樂團隊近年專注樓換樓市場,幫客戶將舊區物業轉售,再換入華潤旗下嘅新盤,呎價雖然高,但長遠回報率穩定。
- 唐伯虎相關嘅文物建築,有代理專責將呢類物業包裝成文化投資項目,吸引海外買家,成交價往往比普通豪宅高出兩三成。
點樣揀啱代理?
- 睇專長領域:如果你目標係首置或者細單位,未必需要搵名人代理;但如果想投資物業交投量低嘅超級豪宅,就要揾有處理張鬆橋級別交易經驗嘅團隊。
- 查往績:例如樑振英曾經合作嘅代理,通常有處理政治人物敏感交易嘅經驗,對保密同法律條款特別謹慎。
最後要提,2025年香港房地產市場受外圍經濟影響,樓價波動大,跟名人代理唔代表一定賺,但至少可以避開啲伏位。例如近期有代理將凶宅重新包裝成「風水改造盤」,專攻膽大嘅投資者,呢啲策略就唔係一般代理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