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納到心靈療癒——「整理力就是行動力」公益講座,為家庭注入理解與連結的能量

【覞傳媒記者 皓哲 / 台中報導】

從收納到心靈療癒——「整理力就是行動力」公益講座,為家庭注入理解與連結的能量

「我們整理的,從來不只是物品。」——這句話

是台灣賦羽公益聯盟五月份舉辦的公益講座《整理力就是行動力》中,最觸動人心的核心觀點

本次講座邀請《社團法人臺灣翔愛公益慈善協會》王璟琦理事長擔任主講人。

照片/ 覞傳媒記者 皓哲 拍攝提供

他不只是擁有超過20年社工資歷的實務工作者,更是全台第一位將「家庭教育」與「空間整理」結合的親子整理師。

正好回應了許多現代家庭在親子關係、生活壓力與空間混亂中所面臨的困境。

 

整理,是與家人的深度溝通

講座一開始,王理事長就拋出一個問題:「當你對孩子說『請去整理房間』時,你知道他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什麼嗎?」

他接著說明,每個人對「整理」的理解不同,這也是許多家庭衝突的來源。如果我們能先理解彼此對空間的感受,就能建立起更多對話與理解的橋樑。

透過多個實務案例與互動遊戲,王理事長引導現場參加者一層層看見:空間凌亂,其實往往反映內心的焦慮與壓力,而當我們願意踏出第一步開始整理時,也是在學習面對自己、看見彼此。

照片/ 覞傳媒記者 皓哲 拍攝提供

整理力就是行動力,改善的不只是空間

講座中最受好評的段落,是王理事長分享的「三步驟親子整理術」:

  1. 共同界定整理目標:讓每位家庭成員說出自己對「整齊」的想像,找出彼此的共識。

  2. 以遊戲方式參與整理:例如「尋寶遊戲」、「斷捨離挑戰」,讓孩子也能享受整理過程。

  3. 建立新的家庭習慣:以每天5分鐘的小整理,累積空間與心靈的長期改變。

「整理是一種練習,練習不控制對方、練習尊重差異、練習一起生活。」這樣的觀念,不只打動人心,也幫助現場多位家庭找到具體的改善方式。

整理的溫度,來自彼此的回應

活動現場互動氛圍歡喜,家長理解孩子為什麼總逃避整理

「當空間變得明亮、整潔,人的心也會跟著打開」王理事長說。這句話道出了整理真正的意義——它不是任務,而是一段與家人重新對話的機會。照片/ 覞傳媒記者 皓哲 拍攝提供

感謝支持,共襄善舉

此次「整理力就是行動力」公益講座,能夠順利圓滿,離不開眾多單位的大力支持:

  • 感謝 社團法人臺灣翔愛公益慈善協會 王璟琦理事長 無私分享專業經驗與真誠故事

  • 感謝 #人人好餐飲商學院 提供優質溫馨的講座場地

  • 感謝 #良食草堂 贊助義賣芝麻糕伴手禮,為活動增添溫馨香氣

    #整理力就是行動力 #公益講座 #台灣賦羽公益聯盟 
    #親子整理術 #家庭教育 #斷捨離 #生活整理 #心靈整理
    #情感連結 #空間療癒 #親子溝通 #整理心理學